更新时间:2024-02-23 09:22:02浏览次数:116+次
人道、博爱、奉献。
人道主义:是红十字会精神的首要精神,人道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属于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
博爱:是红十字会的精神之二,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博.爱的爱是有程度限制的,因为这种爱因为范围的广泛,所以只能是一种泛泛的爱,就是对其他人有一种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奉献: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精神,是有一份爱发一份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于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的生活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中国红十字会是**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红十字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接相联。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群众解难纾困,为党委凝聚力量,不断推进红十字事业在基层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为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标志。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互信关系。
红十字会的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少事业,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制定红十字会规则,自愿加入红十字会。
[img]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是**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历史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1906年,清**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
1、宣传、贯彻、落实《**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制定的各项工作方针、政策。
2、研究制定全市红十字会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开展救灾准备工作,组织社会开展募捐,接受国内外援助,监督救灾款物的使用。
4、开展人道领域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和现场急救;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和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的动员、宣传、组织和供髓者资料数据的储存、检索工作。
5、组织红十字青少年开展社会精神文明和弘扬人道主义活动。
6、向社会宣传红十字会与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日内瓦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各项法律法规。
7、依照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建立关系,开展人道主义方面和技术交流与合作。
8、协助**开展对台工作,促进海峡两岸红十字会组织的宣传与合作。
9、承办市**交办的其他工作。
红十字会的精神是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公正、中立和独立的组织,致力于改进和传播人道主义公约,与有关团体合作培训医务人员,发展医疗设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1863年10月2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当时称为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现名。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红十字组织,也是瑞士的一个民间团体。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组成,并受瑞士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大会闭幕期间由执行局领导日常事务。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该委员会得以中立团体的身份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和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