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快讯 > 项羽是哪里人(项羽是什么朝代的人)

项羽是哪里人(项羽是什么朝代的人)

更新时间:2024-02-25 14:10:01浏览次数:116+次

项羽是哪国的人物

项羽是楚国人,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项梁阵亡后,援救赵王赵歇。破釜沉舟,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率军攻破关中,举办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死秦王嬴子婴。分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此后,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自恃武力,刚愎自用,弑杀楚义帝,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

[img]

项羽是哪里人

项羽是楚国泗水郡下相(xiànɡ)县人,在今江苏省宿迁市。项羽是秦朝末年**家、军事家,少年时跟随叔父项梁学习兵法和剑术。秦二世时期,朝政腐败,项羽跟随叔父在会(kuài)稽起兵,反抗秦朝。巨鹿之战,项羽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

古代项羽是哪里人

项羽是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

楚霸王项羽是哪里人

项羽是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农民**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项羽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

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

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扩展资料:

项羽穷途末路的原因

项羽是位战神,喜欢喋血,项羽的理念是为武力至上,是我战,故我在。在他那里,天下就是弱肉强食,谁能打,谁就可以独步天下。他的这种理念源于现实和家族的双重影响。从现实看,他少年时,强秦正在横击6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肯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秦始皇东巡时,他还啥也不是,作为围观群众,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他凭什么取而代之,当然要靠武力。从家族影响看,项氏系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到了他这一辈,虽说国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风犹在,他要接过先辈手中枪,继续这种传统。

他学文不成,学剑也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为此,他叔父项梁改教他兵法。在项氏的字典里,万人敌就是兵法。

项羽的武力实践持续了8年,过程也很简单。最初,他跟着叔父项梁,杀会稽太守,宣布反秦,然后率部救赵,大败秦军主力,成功解除巨鹿之围。紧接着,他率诸侯部队开进关中,分割天下,封16位诸侯,他自己也如愿成了西楚霸王。成功让他痴迷,也强化了他的尚武理念。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他当霸王之后,诸侯竟不听招呼,先后以难,他只好四下出击,到处救火,结果是地盘越打越小,敌人越打越多,最终成了刘邦的囊中之物。

考察他的兴衰过程,不难发现,他走了极端,处处唯武,成了十足的战争机器。除了打仗,他一无所爱,拒绝**手段,排斥所有方法。综合地看,至少有4件大事,他处置失当,造成了严重后果。

其一是:忽视自我宣传。他好像没啥主张,也不打算影响哪位,所以,从不搞什么宣传。对他来说,打仗非常简单,不需要理由,不必找什么借口。不服,就打你,而且要打得彻底。他喜欢活埋,早期,他攻占襄城,坑杀了城内所有生灵;章邯等秦将投降后,他又把20万降卒全部坑杀。

比较而言,刘邦要精得多,该人喜欢呐喊,善于炒作,让自己成了忠厚长者,把对楚战争炒成正义之举。

其二是:没解决好“约定”问题。怀王曾和众将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事实是,刘邦借着便利,抢先进入关中占了咸阳,等到项羽打败章邯、赶到关中时,刘邦早弄妥了一切。

项羽很愤怒,想想灭秦行动,自己功劳最大,现在却只能看别人称王做霸,天下哪有这个道理?于是,他把“约定”弃置一旁,很快封了16位诸侯王。封王方案是他单方面的意思,比较粗糙草率,缺少**考量。方案突破了“约定”,给作乱者提供了口实。

其三是:贸然杀了义帝,让自己陷入被动。项梁和项羽起兵之初,为扩大影响,找了楚怀王的后代来当领导,是为新怀王。该人本已流落民间,以牧羊为业。牧羊人很不简单,乘项梁战死之机,收了兵权,另选宋义为将,明里暗里打压项羽。

项羽是哪里人(项羽是什么朝代的人)

项羽称霸之后,马上改怀王为义帝,并在迁移途中将其杀害。这是步臭棋,凸显了项羽**的幼稚和草率。无论如何,义帝是领袖,至少名义上如此,杀这种人,一定要时机成熟,条件充分,否则,必出乱子。

刘邦正是利用这件事,做了若干文章,先是为义帝举哀,后又传檄天下,集诸侯之力合击项羽。

其四是:忽略政权建设。这是他的重要败笔。当了霸王,占据9郡之地,按理,他应该做些巩固政权、改善民生的工作,起码也要有所表示。他似乎没这样想,也看不出有什么举动。

相反,人家刘邦就很到位,一入咸阳,就约法三章,就废秦暴政,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楚汉相争时,项羽这边,人心不附,缺钱少粮;刘邦那里,却后方稳固,兵员粮草源源不绝。熟优熟劣,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古代的项羽是哪里人?

项羽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先祖世为楚将,封于项(今河南项城县东北)地,故姓项。少时学文,转而学剑,后从叔项梁学兵法,颇有兴趣。项梁**出逃,携其至吴。因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惧之。

二十岁时,在会稽观秦始皇横渡浙江,曾脱口出言:“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九月,因项梁击杀会稽郡守殷通,在吴地揭起反秦义旗,有精兵八千。次年九月,羽以次将同上将军宋义率军北上救赵,途中杀死畏敌不前的宋义,自立为上将军,毅然引兵北进。

渡漳水时,“令义军皆沉船,破釜甑,持三日粮”,表示血战到底的决心。抵达巨鹿城外,大破秦军,斩苏角,俘王离,逼杀涉间。继又南进棘原迫降章邯,摧毁了秦军主力。接着率各路诸侯军西进关中,至新安城南,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于汉元年初,破关西、屠咸阳,焚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二月,在关中分封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建立了分封制的封建政体结构。同年四月,率军东返彭城。八月,汉军“还定三秦”,楚汉战幕正式拉开。汉二年四月,于彭城大败刘邦,并多次打败防守荥阳、成皋一线的汉军。

但由于迷信武力,嫉贤妒能,特别是采用分封制的**体制带来了军事上的孤立,遂逐步为刘邦击败。汉四年八月,被迫与刘邦签署“鸿沟之约”,中分天下。后刘邦毁约东进,于垓下全歼楚军主力,项羽突围至乌江,途穷自刎。

项羽评价

项羽带兵打仗,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其勇武勇冠三军。每次打仗都亲自上阵,以**敌军为快。但是他却不知以智谋取胜,对于叔父项梁推荐给他的亚父范增也时常不听其言,出言戏之。他坚信的是只有刀剑才能使人真正的屈服和畏惧。

因此只能说项羽之所以会败给刘邦,就是缺少了一个**家应该具备的对局势的观察力,以及对未来长远的一个思考打算。像当年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想来整个中国历史就要彻底改写了,所以这些历史的小细节往往最能够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

HTTP/1.1 502 Bad Gateway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nection: close Content-Length: 297 Date: Fri, 23 Aug 2024 22:10:16 GMT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 Cann't Connect To Upstream Server By SSL Read

Server: 11-1-3
Date: 2024-08-23 22:10:16

Fikker/Webcache/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