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4 15:25:01浏览次数:116+次
郑州因为连遭暴雨而发洪水。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连遭暴雨袭击引发网友关注。7月20日,“河南大雨”“郑州地铁4号线成水帘洞”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7月21日3时,河南省防指决定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7月23日,郑州市防指决定自7月23日0时起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降至Ⅳ级。
郑州洪水的影响:
2021年7月19日晚8时,洛阳火车站便在官方微博表示,“受强降雨天气影响,途经洛阳火车站的K817、K507、K227、K246、K167、4364次列车晚点运行。请各位旅客及时关注车站广播及公告,不要远离候车厅,以免耽误行程。因列车晚点给您带来的不便,铁路部门表示诚挚的歉意。”
随后郑州铁路局官方账号转发表示:“7月19日20时许,受强降雨影响,陇海铁路郑州局管内部分区段出现水害。铁路部门正紧急组织抢修,并提醒旅客注意站、车公告,妥善安排出行。由此给旅客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7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致电郑州铁路局,工作人员表示全局上下都在全力抢修。7月21日,郑州铁路局,郑州市**等相关部门电话均处于忙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郑州暴雨
[img]连日来的暴雨也让很多地方受到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河南的郑州,由于暴雨的侵袭,导致很多地方发生了洪涝灾害,这些灾害天气也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有德国专家称,郑州暴雨强度超乎想象,那么在暴雨中遭受损失的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一、为什么这场暴雨会让郑州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呢?
这次发生如此严重的洪水,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次暴雨的强度太大,有些地方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达到了200毫米的降雨量,这是很少见的,即使再好的城市排水设施,也很难抵抗这样强度的暴雨。因此,超强度的暴雨袭击也是人们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
二、一个城市的排水设施对于防止暴雨对城市的破坏有很大作用。
由于城市的地面主要有被修好的柏油马路,以及建筑构成,这样的形式也导致雨水只能通过地下排水设施排走,因此,在城市里排水设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排水设施修的不合格,只要稍微下一点雨,就会让城市的积水十分严重,甚至导致一些财产损失。
三、人们对暴雨的防范措施也非常重要。
除了一些硬件方面对暴雨进行预防以外,对暴雨的防范措施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暴雨是可以预测的,在暴雨来临之前,人们的防范显得也非常重要,在暴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对一些相关的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以免遭受损害。
关于“德专家称郑州暴雨强度超乎想象,暴雨中遭受损失的重要因素是什么”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事件概括:
2021年7月20日08时至7月21日06时,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郑州城区局地500~657毫米。
灾害共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市380人、占全省95.5%;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市409亿元、占全省34.1%。
救援:
针对河南省郑州市连降暴雨引发险情,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
连夜调派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名指战员、250艘舟艇、7套“龙吸水”大功率排涝车、11套远程供水系统、1.85万余件(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紧急驰援河南防汛抢险救灾。
2022年1月21日,***常务会议听取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情况的汇报,并审议通过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
经***调查组调查认定,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
郑州市委市**及有关区县(市)、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
郑州市及有关区县(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对此负有领导责任,其他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
河南发生水灾的原因是,连续下了好多天的大暴雨而导致的水灾。河南省,简称“豫”,**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
河南
河南省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
如今的水利工程,只调节地表水而不调节水。
高筑坝,不淘滩。修筑坚固豪华的防渗漏水泥河道,封堵了大地的经脉——江河,导致地下水位降低。
没有地下水位的支撑、润泽大地,无雨必旱。
久旱必涝。地表土壤长期缺水干燥,失去吸附效应。一下雨,雨水不能及时被吸附渗透到地下,只能在地表横流汇聚,裹挟着干燥的泥沙,体积成倍增加,形成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洪涝灾害。
水利工程不调节地下水,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土壤干燥,雨水不能及时被吸附渗透到地下,是我国一下雨就淹,四处看海的主要原因。
“深淘滩,低筑堰”,六字旨,千秋鉴!
凿深井,把淤积的洪水引入地下,润泽大地,即可消除缓解洪涝。
地润天和,才能走出“无雨旱,下雨淹”的恶性循环!
河南严重洪灾其原因即是人为,又是天灾。河南严重洪灾与当前全球气候混乱,大气循环紊乱有关。正常情况下,“烟花”应该从浙江登陆,由于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地区从春季开始持续高温,高温热浪冲击大气,造成大气循环途径改变,副热带高压北抬,迫使“烟花”改变方向沿海岸线北上。西面受太行山脉阻挡,北遇冷涡气流余威,致使“烟花”携带大量的水汽被集中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致使“烟花”携带的水汽不能扩散,集中降落而导致上述两区域出现百年难遇的超强降雨,这是天灾。
至于人祸,由于人类一味地只注重排水,而不注重科学合理蓄水,致使强降雨在短时间内迅速汇集到低洼地区,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如果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治水,将乡村和郊区的雨水尽可能的保留在原处,减少城镇雨水汇集量,减缓城市雨水汇集速度,延长汇集时间,加大城市排水功能,洪涝灾害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通过河南严重的水灾,不知专家们是否能够清醒:当前全球气候不是简单的变暖,而是气候混乱,气温异常,向两个极端发展,大气循环紊乱,极端天气增多,暴风雨雪冰雹增加,旱涝不均,这些是全球气候变化总特征。极端气象灾害与干旱有关,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毫无关系,全球气候恶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干旱造成的绝不是温室效应导致,科学合理治水,恢复雨水正常循环体系,解除干旱,恢复水调节气温功能,是人类继续生存的唯一出路,减排只能误事。
这完全处决于地利位置有关,你所在的地区是底处位置,周边高凸的环境,没有引水河道,一马平川,小雨中雨无所未。
人民应该想道,水灾洪峰如何自救,**应该想道,抗旱抗灾应该提早准备,大难来时防范自如。就怕百年一遇的瀑雨狂风,也怕百年一遇的旱灾,总之水唤无情,
这次河南洪峰影响效大受灾面宽广,这是百年难遇的灾难,各地又
没有排洪河流,三天三夜的顷盆瀑雨在当结存,高往底处形成洪峰,造成一片水海,受灾巨大,另人三思。
无雨必旱,下雨必涝。旱涝之灾,频率之高,旧中国劳动人民受尽了旱涝之灾之苦。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治理江河,既治理了旱涝之灾,又保障了农业旱涝保收,又解决了人们生活生存的必需和水产、畜、禽养殖用水。旱涝虽然是天灾,但是治理江河,兴修水库渠道对水进行调控,旱时供水,涝时排涝,是完全可以做的事。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或把自然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今的"三农"问题,水利就是祸根之一!如今城市的涝灾,就是排涝出了问题,城市是越来越大,而排水管道还是小城市时的下水管道标配,所以,涝灾成为大城市病之一。农村成为旱涝重灾区的局面必须改变!要改变旱涝灾害现状,必须兴修水利和治理江河!把"水害“变成为"水利"!要振兴农业,就必须解决"水利"问题!要发展城市,必须先解决供水和排涝问题!
水灾是雨水多了没地方去造成的,河南是干旱地区,现在有许许多多水库,水库的作用是蓄水抗旱,如果为了利益垄断,汛期排水,枯水期蓄水。那么,水库比蝗虫还恐怖。
河南东南一马平川到海洋,西边是群山,当热带季风足够强时就长驱直入河南境内,遇到高山在山前越聚越多,越聚越多,最后落下恐怖的暴雨,75年的也是。
排洪系统不畅。
城市硬化路面地方太多了。
遇到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都无能为力,因为雨下的太大了,三天的时候把一年的雨都给下了,这是什么概念啊?恐怖,非常的恐怖。
只能说尽最大的努力,调集所有的人力物力,把人民的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就是了。
我就看不懂平原地势的郑州会有那么大的激流?
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千年一遇,造成河南强降雨的原因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阻止了上游系统的移动。导致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维持而且受到东风了,稳定的低涡影响。再配合河南省山区的特殊的地理地形,对偏东风抬升效应,使得这个地区的降水中心稳定不动,以至于造成了河南长时间的降雨。
仅仅是下雨,还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降雨的区域比较集中,导致部分地区有山洪,地质灾害风险也明显的增高。导致黄河流域等中小河流,包括水库在内水位快速上涨,由于城市排水和农村排水机制并不够足以对付这样的大流量降雨,以至于导致了城市内涝和农田积涝。
这是河南省这几年来这几十年来下过最大的一场雨,而且持续时间非常久,下雨量相当于往年河南省一年的降雨量。
河南这次强降水,预计到21号夜里会缓和,22号到26号,河南省会没有明显的大范围降雨天气,全省会散步的分散着雷雨天气。也就是说,如果能熬过21号晚。我们就能够战胜这次洪涝,战胜这次强降雨,战胜这次天灾。
河南这次千年一遇的大降雨,由于天气的各种情况导致的降雨中心无法移动,所以会一直停留在河南省内,导致了出现了各种洪涝内涝等等的自然灾害。这次灾害是一次非常严重的灾害,破坏了整个城市面貌,损失不计其数,甚至造成人员死亡,这是非常悲痛的事情,我们在遇到灾害的时候一定要保护自己,尽量往高处无积水的地方走,不确定的水域不要踏足,有电信杆的地方不要去。